内容来源:深度优成微信公众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土。”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既功在当代,也会泽及后世子孙、增进人类福祉。
教育部在2014年3月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通知中强调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对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不同阶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了详细的部署。同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的通知,引导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并评选公布其中的示范项目和特色展示项目。活动得到了全国各高校的积极响应,此后每年均有举办,截止2018年已经开展五届。
前五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时间及活动主题情况
2017年9月,《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出台,计划在全国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创建1000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以后每两年创建一批。以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引领青少年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传承项目主要包括:戏曲、书法(篆刻)、民族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舞蹈等。
截止目前,教育部认定并公布了两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名单,合计1484所。其中广东省以入选64所的数量居全国各地首位。
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统计结果
2018年5月,《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出台,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个左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探索构建具有高校特色和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在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
与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一样,截止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也认定并公布了两批,其中,2018年55个、2019年25个,共计80个。江苏省入选8个,居全国各地首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
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传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使命,这一使命的完成需要政府机构的支持。作为主管教育的部门,教育部近几年在政策制定、活动开展等多方面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内普及和发展,成效显著。但这不是一个阶段性的使命,其未来仍需全社会的关注和守护。
教育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