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了举办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通知。决定于5月至6月举办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简称大赛)是教育部发起并牵头,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有关行业、人民团体、学术团体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公益性、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综合技能竞赛活动,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和有效延伸,也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关键路径。
大赛自2008年开始举办,首次承办地是天津市。2012年统一使用“ChinaSkills”五色星大赛标识(见下图),其中红、黄、蓝、绿、黑的五星象征一只正在操作的手,也象征技能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意火花;五星图案同时鼓舞职业院校学生胸怀祖国。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统一标识“ChinaSkills” 十多年来,大赛主办单位由11家增加到37家;承办地由天津扩大到23个省市;赛项数由24个增加到近100个;每年的决赛选手从2000多人增加到1万多人,累计获奖人数近5万,有的获奖者已经锻炼成为行业企业的技术能手、大工匠、独立经营者、高管人员等;形成了校赛、省(地市)赛、国赛的三级大赛机制,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提供了重要载体。 本次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主赛区回到了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天津市,此外北京、山西、内蒙古、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岛等21个分赛区也分别举行。 大赛举办了这么多年,哪些省份获奖人次最多呢。我们收集了2010-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常规赛项)获奖名单(高职组)>的获奖名单,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近九年江苏省高职院校获奖人次居全国各地的首位,累计获奖人次突破了两千。获奖人次在1千~2千之间的地区共有12个,其中山东省最多,累计1867人次获奖。各地的累计获奖人次见下表: 数据来源:教育部官网 因无法收集到具体参数人数的信息,所以无法对比参赛人数与获奖人次之间的关系。但我们收集了各地的高职院校数量和当年的专科在校生人数数据。依此来进行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教育部公布的最新全国高等学校数量是截止2017年5月31日。因此,我们分析了2017年不同地区高职组获奖人次与学校数量之间的关系。 注:绿色表示对比排序中,获奖人次高于学校数量的地区;黄色表示持平;红色表示低于。 从上图的对比情况可以看出,学校数量与获奖人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部分地区专科学校数量排名靠后,但是获奖人次排名靠前,这其中以北京、重庆和陕西三个地区的对比最为明显;部分地区专科学校数量排名靠前,但获奖人次排名靠后,这其中以河北和云南两个地区的对比最为明显。 我们从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历年教育统计数据中筛选了2017年各地专科在校生人数。分析了不同地区高职组获奖人次与在校生人数之间的关系。 注:绿色表示对比排序中,获奖人次高于学校数量的地区;黄色表示持平;红色表示低于。 数据来源: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历年教育统计数据 上图对比结果所得出的结论与学校数量一样,在校生人数与获奖人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部分地区专科在校生数量排名靠后,但是获奖人次排名靠前,这其中福建省和安徽省两个地区的对比最为明显;部分地区专科在校生数量排名靠前,但获奖人次排名靠后,这其中仍以河北和云南两个地区的对比最为明显。 TIPS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虽是一个个项目的集合,没有哪一个项目靠一门课程的学习或是某一位老师的指导就能轻而易举地完成,也没有哪个项目只通过校方单独努力就能成功的。大赛,涉及到诸多方面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外显知识),包括各样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动手的外显(默会)的实践性操作知识。它不是找一位指导老师单挑就能胜任的;也不是一门课程就能达成的。另外,大赛产教、工学结合,同行业企业接轨,与全真工作场景和生产环境契合,需要社会、校方和企业等共同探讨、开发与创新,还包括实施后的评价等。一句话这些都需要多方利益共同体的组成和通力协作、通力创新才能完成。这些年来,院校技能大赛国家级和省级诸层面赛事赛项均年年增加,可是参赛学生数还是十分有限。这也就形成了理论上讲学生参赛、各院校系部参赛机会多多机会均等,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各校只挑选少数几个相对好组织的专业参赛。这就是说,轰轰烈烈方兴未艾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体参与机会和参与面还是没能普惠全体,还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大力量实施改善和提高。 肖昭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理性思考之对策和建议[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19(02):31-35.